本課程的主軸在於介紹醫學生兩個關鍵概念—「同理心」(empathy)與「社會關懷」social concerns—與建立兩者之間的關連性。課程分為兩部分,前四週主要為概念講授與實例演練,內容除課程說明之外包含:
1.社會學的想像力。
2.健康不平等與社會決定因子。
3.同理心、跨文化能力與疾病偏見。
4.社會醫學與病人倡議。後四週則引入「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架構,透過單日工作坊的操作,讓學生選擇「醫療專業素養二」課程的指令個案為基礎建構「人物誌」persona,來發展具同理心與社會關懷、以病人為中心的社會解方,並透過「自主學習」來測試與修正解方。整體而言,本課程希望透過講授、演練、實做、討論的方式,培養醫學生同時建立起未來執業生涯中所需的同理心與社會關懷。
同理心、跨文化能力、污名/偏見/歧視、健康不平等、健康的社會決定因子、社會醫學、設計思考
Empathy, cross-cultural competence, stigma/prejudice/discrimination, health inequalities,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social medicine, design thinking
本課程的主軸在於介紹兩個關鍵概念—「同理心」empathy 與「社會關懷」social concerns —並且著重在於建起兩者之間的關連性,亦即:微觀與鉅觀之間的連結 micro-macro linkage。同理心作為一種關鍵的「社會技能」social skills,有助於醫學生發展跨文化的能力cross-cultural competence、察覺自身「理所當然」taken for granted、因應各種疾病之社會偏見。因此,同理心的教育與訓練為醫學人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另一方面,社會、健康不平等,與不平等之再生產social reproduction,對於理解醫療與疾病也具有關鍵地位。「社會醫學」social medicine 的觀點以這些不平等為認識基礎,提供醫學生為此提出「倡議與解方」advocacy and solution 的思考。此外,本課程除了以講授與演練的教學方式,為修課學生建立起對於同理心、社會關懷的基本認識,更引入「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的五步驟—「同理 Empathize →定義 Define →發想 Ideate →原型 Prototype →測試 Test 」—以單日工作坊的形式,引導學生透過實際案例發展出兼具同理心與社會關懷、以病人為中心的社會解方。對於學生小組的社會解方,本課程最後安排「自主學習」任務(兩小時),要求學生自行約訪5位以上的利益相關者 shareholder 進行測試,並完成「方案迭代修正報告」一份,以作為本課程對於解方反思的課堂討論素材。
*本課程為彈性規劃16週課程,同時安排有「自主學習」任務。
# | 類別 Type |
版本 Version |
書名 Title |
出版年 Year of publication |
作者 Author |
出版者 Publishers |
ISBN | 單價 Price |
圖書館館藏 Library collections |
備註 Note |
---|---|---|---|---|---|---|---|---|---|---|
1 | 指定用書 Use Books | 社會學的想像 | 1995 | Mills, C. Wright | 巨流 | 978-9577320537 | 252 | 無 | 無 | |
2 | 指定用書 Use Books | 批判的社會學導論 | 1995 | Giddens, Anthony | 唐山 | 978-9578900202 | 153 | 無 | 無 | |
3 | 指定用書 Use Books | 社會學動動腦 | 2000 | Bauman, Z. | 群學 | 978-9573071044 | 238 | 無 | 無 | |
4 | 指定用書 Use Books | 醫療實作的社會學:在地醫療—社會想像及實作對批判的啟發 | 2019 | 林文源 | 台灣社會學刊 | 無 | 無 | |||
5 | 指定用書 Use Books | 社會的醫療化:論人類境況如何轉為可治之症 | 2015 | Conrad, Peter | 巨流 | 978-9577325075 | 405 | 無 | 無 | |
6 | 指定用書 Use Books | 台灣健康不平等報告 | 2017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無 | 無 | ||||
7 | 指定用書 Use Books | 自閉症青少年母親的枷鎖 | 2002 | 常善媚 | 無 | 無 | ||||
8 | 指定用書 Use Books | 台灣男男性行為者對愛滋病毒暴露前預防性用藥看法、使用動機與經驗之探討 | 2019 | 曾巽貽 | 無 | 無 | ||||
9 | 參考書籍 Refer Books | 致命的不平等:社會不公如何威脅我們的健康 | 2021 | Michael Marmot | 香港中文大學 | 978-9882372092 | 765 | 無 | 無 | |
10 | 參考書籍 Refer Books | 健康不平等:工作、居住地、教育環境以及人際關係如何影響你我的健康 | 2020 | Sandro Galea | 時報 | 978-9571384689 | 324 | 無 | 無 | |
11 | 參考書籍 Refer Books | 醫療與社會共舞 | 2008 | 成令方 | 群學 | 978-9868405431 | 340 | 無 | 無 | |
12 | 參考書籍 Refer Books | 醫路走來:基層醫師必修的社會學學分 | 2017 | 林瑤棋 | 大康 | 978-9866353390 | 252 | 無 | 無 | |
13 | 參考書籍 Refer Books | 資本主義與當代醫療 | 2011 | 楊倍昌 | 群學 | 978-9577323484 | 270 | 無 | 無 | |
14 | 參考書籍 Refer Books | 以健康之名?10道公衛政策倫理難題,培養公民思辨力 | 2023 | 葉明叡、劉曦宸 | 聯經 | 978-9570867770 | 363 | 無 | 無 | |
15 | 參考書籍 Refer Books |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 2022 | 林文源與「記疫」團隊 | 大塊文化 | 978-6267063149 | 406 | 無 | 無 | |
16 | 參考書籍 Refer Books | 「醫病.社會.人文研究」專題電子書59,《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 國科會人文處 | 無 | 無 | |||||
17 | 參考書籍 Refer Books | 生手進田野:一位田野研究者的體驗與反思 | 2004 | 常善媚、徐畢卿 |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 無 | 無 |
本課程的教學方式有三:
- 講授與討論、課堂演練,並搭配課後作業
- 設計思考工作坊(同理心、人物誌、原型製作)
- 自主學習(讀書心得報告)與方案設計
修課學生應於不同週次上課前,完成指定閱讀或反思書寫或資料蒐集,以利於本課程進行。
# | 標準 | 佔比 | 備註 |
---|---|---|---|
1 | 課後反思 | 30% | |
2 | 同儕互評 | 10% | |
3 | 課堂導讀 | 10% | |
4 | 方案測試 | 30% | |
5 | 期末報告 | 20% |
有條件開放,請註明如何使用生成式AI於課程產出
Conditionally open; please specify how generative AI will be used in course output
基於透明與負責任的原則,本課程鼓勵學生利用AI進行協作或互學,以提升本門課產出品質。根據本校公布之「大學教育場域AI協作、共學與素養培養指引」,本門課程採取有條件開放,說明如下:
- 學生須於課堂作業或報告中的「標題頁註腳」或「引用文獻後」簡要說明如何使用生成式AI進行議題發想、文句潤飾或結構參考等使用方式。若經查核使用卻無在作業或報告中標明,教師、學校或相關單位有權重新針對作業或報告重新評分或不予計分。
- 本門課授課教材或學習資料若有引用自生成式AI,教師也將在投影片或口頭標注。
- 修讀本課程之學生於選課時視為同意以上倫理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