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
 
 

本課程為培養清大醫學生對於醫療服務與平衡醫療不均的理解與實作。臺灣醫學教育中的醫療服務活動,不僅具有悠久的傳統,且對醫學生的世代經驗傳承產生過重要的影響。然而,全民健保開辦近三十年之間,政府單位陸續推行於各項政策以回應偏鄉與離島醫療的資源不足問題,大幅改變過去醫學院系的醫療服務隊著力點。除了健康促進與長期照護面向之外,「在地醫療」架構中包含強化在地醫療(充實醫療照護設施、IDS*、醫療資訊化)、人力在地化(培育公費生)、提升醫療品質(醫中支援、緊急醫療網、空轉後送)三個主軸。因此,本課程將公費醫學生放回整體社會與政策脈絡,帶領同學一方面認識健康照護服務的不同面向(健康促進、基層醫療、長期照護)的重要性與其協作,另一方面則讓公費醫學生熟悉偏鄉社區醫療政策中,有關「強化在地醫療」與「提升醫療品質」主軸策略和脈絡。此外,本課程也期望公費醫學生能在這樣的知識基礎上,設計規劃以學生為主導的醫療服務隊,使其能切合臺灣社會21世紀以來醫療不均現狀,並培養公費醫學生偏鄉社區服務的相關知識、技能與關懷。

學生主導服務、服務學習項目、巡迴醫療、IDS、醫學人文

Medical Student-led Service, Service-Learning Program, Mobile Health Care, IDS, Medical Humanities

本課程針對清大醫學生的制度特點(二期公費生與學士後學制),進行關於「偏鄉醫療服務作為服務學習」的課程規劃。不同於臺灣醫學教育過去多數的醫學生醫療服務隊的模式,公費醫學生需要更瞭解衛政主管單位對於健康資源不均的各種政策與計畫,才能適切地將自己學生階段的醫療服務學習經驗,聯繫到未來職涯中的公費服務。此外,不同於大部分學士制醫療服務隊的學生的狀況,學士後的醫學教育學制的醫學生具有不同學士的學經歷背景,部分醫學生已具有醫事相關證照與數年執業經驗。因而在醫療服務隊的規劃上,可以有更跨專業合作學習、更具醫療照護整全性的規劃。

因此,本課程的規劃主要分為三個部分:1.基礎知識、2.實地踏查、3.方案設計。第一個部分要求學生從過去文獻之中,選擇2-3個臺灣本土與國際知名案例,並且針對「學士後」與「公費生」的偏鄉醫療服務特點進行歸納與比較,進而厚實醫學生對於「健康不平等與健康權益倡議」的知識基礎。同時,介紹既有健康照護政策與計畫對於平衡醫療資源不均的各種計畫,以確實定位「醫學生主導的醫療服務」可施力之處。包括社區導向健康促進、基層醫療與長期照護的理論與服務模式,以及我國長期推動的「IDS與醫中支援計畫」。

第二部分則規劃實地踏查活動。先邀請泰雅部落的醫師與護理師,搭配辛靜婷教授的(泰雅)語言學習與(部落)教案設計課程,作為學生實地踏查的行前準備。接著,選定一天(週五或六)至苗栗縣泰安鄉進行實地踏查,初步理解部落與文健站的基本人文地貌,並拜訪文健站長與社區重要聚會所,作為規劃服務隊的先遣調查。

第三部分則採取專案實作的方式,期望學生以上述兩部分的知識為基礎,去設計一個屬於公費學士後醫學生的醫療服務隊方案,使其既能符合衛政資源的既有佈建網絡,也能聯繫起醫學生時期服務經驗與公費醫師服務期間。

# 類別
Type
版本
Version
書名
Title
出版年
Year of publication
作者
Author
出版者
Publishers
ISBN 單價
Price
圖書館館藏
Library collections
備註
Note
1 指定用書 Use Books Creating Community-Responsive Physicians: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Service-Learning in Medical Education 2000 Seifer, Sarena D. (EDT)/ Hermanns, Kris (EDT)/ Lewis, Judy (EDT) Stylus Publishing 9781563770142 0
2 指定用書 Use Books Rapid Qualitative Inquiry: A Field Guide to Team-Based Assessment 2014 Beebe, James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9780759123205 0
3 指定用書 Use Books Service-Learning Programs and Projects for Medical Students Engaged With the Community 2022 Bamdas, J. A. M., Averkiou, P., & Jacomino, M. Cureus 14(6), e26279 0
4 指定用書 How do medical students learn about SDH in the community? A qualitative study with a realist approach 2022 Haruta, J., Takayashiki, A., Ozone, S., Maeno, T., & Maeno, T. Med Teach 44(10), 1165–1172 0 https://do ...more
5 指定用書 Use Books Responding to change in a medical student rural community service: Insights from activity theory 2022 Hu, C.Y., G. Nisbet, and Y.C. Chang Med Educ 56(11): 1086-1095 0
6 指定用書 Interprofessional Service Learning in Medical Education: a Year-Over-Year Assessment of Student Feedback 2020 Bouzaher, M. H., Trinkle, D. B., & Mutcheson, R. B. Medical science educator 30(2), 775–781 0 https://do ...more
7 指定用書 Use Book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ervice-Learning in Medical Education: 1998–2012 2015 Trae Stewart & Zane C. Wubbena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Medicine 27:2, 115-122 0
8 指定用書 Comparison of rapid vs in-depth qualitative analytic methods from a process evaluation of academic detailing in the Veterans Health Administration 2019 Gale, R.C., Wu, J., Erhardt, T. et al. Implementation Sci 14(1):11 0 https://do ...more

本課程將學生視修課學生人數分為兩組以上,每次上課透過主題短講、個案討論、方案實作的混合教學方式。此外,本課程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蒐集資料、進行規劃等)與團體合作的能力。修課學生需個人完成關於醫療服務隊的「案例比較」作業一份、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份「以公費醫學生為主體」的醫療服務隊規劃書,其中包含活動企劃書(實地踏查之前)與執行計畫書(實地踏查之後)兩部分。

 
 
# 標準 佔比 備註
1 文獻導讀(個人考核) 40%

蒐集臺灣與國際案例,搭配本課程提供的文獻導讀主題,進行20分鐘以內的介紹,20%

課程反思心得一份,20%

2 方案設計(小組考核) 40%

以公費醫學生為主體的醫療服務隊,活動企劃書20%(實地踏查之前)、執行計畫書20%(實地踏查之後)

3 課程投入(個人考核) 20%

出席率10%

參與度10%

本課程鼓勵學生在透明與負責的原則下,適度使用AI工具進行課業協作。學生應在作業或報告的標題頁註腳或引用文獻部分簡要說明AI工具的使用情況,並遵循學校的相關指引。如未明確標註,教師有權重新評分或不予計分。

翻譯僅供參考



今日瀏覽次數: 214,總瀏覽次數: 48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