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為培養清大醫學生對於醫療服務與平衡醫療不均的理解與實作。臺灣醫學教育 中的醫療服務活動,不僅具有悠久的傳統,且對醫學生的世代經驗傳承產生過重要的 影響。然而,全民健保開辦近三十年之間,政府單位陸續推行於各項政策以回應偏鄉 與離島醫療的資源不足問題,大幅改變過去醫學院系的醫療服務隊著力點。除了健康 促進與長期照護面向之外,「在地醫療」架構中包含強化在地醫療(充實醫療照護設 施、IDS*、醫療資訊化)、人力在地化(培育公費生)、提升醫療品質(醫中支援、 緊急醫療網、空轉後送)三個主軸。因此,本課程將公費醫學生放回整體社會與政策 脈絡,帶領同學一方面認識健康照護服務的不同面向(健康促進、基層醫療、長期照 護)的重要性與其協作,另一方面則讓公費醫學生熟悉偏鄉社區醫療政策中,有關 「強化在地醫療」與「提升醫療品質」主軸策略和脈絡。此外,本課程也期望公費醫 學生能在這樣的知識基礎上,設計規劃以學生為主導的醫療服務隊,使其能切合臺灣 社會 21 世紀以來醫療不均現狀,並培養公費醫學生偏鄉社區服務的相關知識、技能 與關懷。 *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 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 IDS
學生主導服務、服務學習項目、巡迴醫療、IDS、醫學人文 Medical Student-led Service, Service-Learning Program, Mobile Health Care, IDS, Medical Humanities
本課程針對清大醫學生的制度特點(二期公費生與學士後學制),進 行關於「偏鄉醫療服務作為服務學習」的課程規劃。不同於臺灣醫學 教育過去多數的醫學生醫療服務隊的模式,公費醫學生需要更瞭解衛 政主管單位對於健康資源不均的各種政策與計畫,才能適切地將自己 學生階段的醫療服務學習經驗,聯繫到未來職涯中的公費服務。此 外,不同於大部分學士制醫療服務隊的學生的狀況,學士後的醫學教 育學制的醫學生具有不同學士的學經歷背景,部分醫學生已具有醫事 相關證照與數年執業經驗。因而在醫療服務隊的規劃上,可以有更跨 11220THSM112200 專業合作學習、更具醫療照護整全性的規劃。 因此,本課程的規劃主要分為三個部分:1.醫療服務經驗的案例比較、 2.既有健康政策與計畫的理解、3.醫療服務隊方案設計。第一個部分要 求學生從過去文獻之中,選擇 2-3 個臺灣本土與國際知名案例,並且針 對「學士後」與「公費生」的偏鄉醫療服務特點進行歸納與比較,進 而厚實醫學生對於「健康不平等與健康權益倡議」的知識基礎。第二 個部分介紹既有健康照護政策與計畫對於平衡醫療資源不均的各種計 畫,以確實定位「醫學生主導的醫療服務」可施力之處。包括社區導 向健康促進、基層醫療與長期照護的理論與服務模式,以及我國長期 推動的「IDS 與醫中支援計畫」。第三部分則採取專案實作的方式,期 望學生以上述兩部分的知識為基礎,去設計一個屬於公費學士後醫學 生的醫療服務隊方案,使其既能符合衛政資源的既有佈建網絡,也能 聯繫起醫學生時期服務經驗與公費醫師服務期間。
# | 類別 Type |
版本 Version |
書名 Title |
出版年 Year of publication |
作者 Author |
出版者 Publishers |
ISBN | 單價 Price |
圖書館館藏 Library collections |
備註 Note |
---|---|---|---|---|---|---|---|---|---|---|
No books available. |
本課程將學生視修課學生人數分為兩組以上,每次上課透過主題短 講、個案討論、方案實作的混合教學方式。此外,本課程也培養學生 自主學習(蒐集資料、進行規劃等)與團體合作的能力。修課學生需 個人完成關於醫療服務隊的「案例比較」作業一份、以小組為單位完 成一份「以公費醫學生為主體」的醫療服務隊規劃書,其中包含活動 企劃書與執行計畫書兩部分。
# | 標準 | 佔比 | 備註 |
---|---|---|---|
No scores available. |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