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門課程透過結合臨床學習與醫學人文教育結合,強化公費醫師在社區健康照護生態系中的臨床執業能力。課程的設計包含兩大方向:
一、務實與真實場域的臨床實習訓練:
學生將進入多樣化的場域,包括社區長照體系、基層診所、偏鄉與都會型衛生所、公立醫院等,透過以病人為中心的學習與實習,達成以下目標:
1. 提升臨床與跨專業團隊協作知能,培養在社區健康照護體系內與不同專業人員協作的能力。
2. 培育文化與結構敏感度,理解並尊重社區及偏鄉民眾的多元背景,提升醫療服務的適切性與公平性。
3. 發展品質改善與創新能力,在社區健康照護體系內,探索並實踐創新方案,提高服務品質。
二、連結社區臨床照護與醫學人文教育:
課程將以「病人與家庭」、「社區公眾」為核心,並透過以下方式深化學習:
• 跨領域、跨專業、團隊協作與整合:透過不同場域與專業的學習,強化協作與整合能力。
• 培養公醫精神與健康照護倡議:理解社會醫學與健康不平等問題,強化公共醫療使命感。
• 服務設計與照護品質改善:學習如何規劃、實施與改善健康照護服務,發展終身學習的動機與規劃能力。
最終目標:
透過上述學習模式,使未來的公費醫師能夠在社區健康照護生態系中,具備完整的臨床執業綜合能力,成為能夠提升社區健康福祉的醫療專業人才。
公費醫師, 跨領域, 長照體系, 基層醫療, 醫學人文教育, 社區醫療
publicly funded physicians, cross-disciplinary, long-term care system, primary care,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community care
這門課程透過結合臨床學習與醫學人文教育結合,強化公費醫師在社區健康照護生態系中的臨床執業能力。
# | 類別 Type |
版本 Version |
書名 Title |
出版年 Year of publication |
作者 Author |
出版者 Publishers |
ISBN | 單價 Price |
圖書館館藏 Library collections |
備註 Note |
---|---|---|---|---|---|---|---|---|---|---|
No books available. |
多元方法結合臨床學習與醫學人文教育結合,強化公費醫師在社區健康照護生態系中的臨床執業能力。課程的設計包含:一、務實與真實場域的臨床實習訓練;二、連結社區臨床照護與醫學人文教育兩大方向。
# | 標準 | 佔比 | 備註 |
---|---|---|---|
1 | 學習歷程檔案(4主題/月) | 20% | 請假規定依臨床實習醫院規定辦理並知會校方。 |
2 | ICOPE高齡周全評估(2例/月) | 10% | 請假規定依臨床實習醫院規定辦理並知會校方。 |
3 | 社區互動式衛教 Chat and chew(1次/月) | 15% | 請假規定依臨床實習醫院規定辦理並知會校方。 |
4 | 成果發表(每人5-8分鐘) | 30% | 請假規定依臨床實習醫院規定辦理並知會校方。 |
5 | 滿意度回饋 | 10% | 請假規定依臨床實習醫院規定辦理並知會校方。 |
6 | 評估與回饋:360度評估跨專業回饋 | 15% | 請假規定依臨床實習醫院規定辦理並知會校方。 |
本課程鼓勵學生在透明與負責任的原則下,適度使用AI工具進行課業協作。學生應在課堂作業或報告的標題頁註腳或引用文獻後,簡要說明如何使用生成式AI進行議題發想、文句潤飾或結構參考等內容。然而,在「個人反思報告」和「小組採訪作業」中,禁止使用生成式AI工具進行撰寫。如經查核未標註AI工具的使用情況,教師或學校有權重新評分或不予計分。
可參考下列網頁範例 See the following web page for examples.
https://curricul.site.nthu.edu.tw/p/404-1208-248357.php?Lang=zh-tw
八、可連結之網頁位址(相關網頁)
九、課程與SDGs (至少勾選兩項)
參考連結:https://globalgoals.tw/